薄荷花又名水薄荷、鱼香草、苏薄荷,原产欧洲。喜湿润环境,但不耐涝。耐寒,又能耐热。喜排水良好的有机质丰富的土壤。属唇形科、薄荷属。薄荷花 为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米,具匍匐根状茎;地上茎直立,叶对生,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花果期8-11月,花淡红、青紫或白色,极小,腋生,小坚果卵形,黄褐色,极小。

薄荷花多分枝,四棱形,上部有倒向柔毛。下部沿棱有微柔毛。叶对生,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约8厘米,宽约4厘米,边缘具深锯齿,叶面多雏纹,两面有毛和油腺,叶柄短,有清凉浓香。

成疏离的轮伞花序,苞片叶状,花冠唇形。小坚果卵形,黄褐色,极小。上海栽培的品种主要有“香薄荷”、“柠檬薄荷”、“胡椒薄荷”等。薄荷的叶片可作蔬菜凉拌或炒吃,在欧洲普遍用于泡茶。工业上可作香皂的香精,也可作健胃药、驱风药、消毒药以及调味药使用。

薄荷花的栽培技术

田间管理:薄荷花播种后应及时镇压,尤其是新平整的疏松田块及冬季干旱地区,镇压更重要,可以压实土壤,压碎土块,填补土壤空隙,使种根与土壤紧密接触,防止低温冻坏种棍同时,土壤压实后毛细作用加强,土壤下层的水分更易升到地表,有利于出苗。镇压后可提高出苗率,提早出苗且苗龄整齐。盐碱地不宜镇压,以免引起反盐,伤害种根。

排水:薄荷花在生长过程中,如雨后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,都会影响正常生长。积水危害会使根系生长不良,易早衰,叶片脱落,严重影响产量。同时地下茎大量霉烂,对出苗极为不利。

应及时挖深排水沟,降低地下水位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,降低土壤湿度,改善土壤理化性质,使土壤空隙度增大,通透性提高。提高地温,可以促进薄荷花根系的发育,防止早衰和倒伏。同时,可减轻病害的发生,特别是锈病和黑茎病危害。

浇冻水:在长期少雨干旱和寒冷地区,播种后要防止寒流袭击,对没有镇压的地块要先浇冻水,尤其是新整平的田块。土质疏松,更应浇冻水。浇冻水可使土壤与种根紧密接触,提高地温,起防冻的作用,以利出苗。

冻水必须在寒流袭击之前适时进行,若过早因气温高,湿度大,会形成冬灌后出苗,易遭受冻害;而过迟则土壤冻结,水分不能下渗,发生地面积水结冰,薄荷花种根受到机械损伤。

防冻害:薄荷花播种后,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冻害。首先,秋播时要确保质量,播种深度适中;第二,要适时播种,不宜过早,以防冬前大批出苗;第三,播种后镇压;第四,久旱无雨时,在寒流袭击前浇一次冻水,防止干冻受灾。冻害发生后,应该根据情况及时采取下列补救措施。

有条件的地方,在下次寒流到来之前,可用覆盖物或及时灌水、镇压等措施来保根保苗幼苗遭受冻害后,要旱施提苗肥,改善营养,增强其抗性。冻害严重者,要及时进行移苗补缺,增施苗肥,加强管理。

中耕除草:在薄荷花出苗到封垄前,应进行松土除草,为壮苗早萌发创造条件。在幼苗初期,温度低、光照弱,不利于根系的发育及幼苗萌发,且杂草生长快。因此,在第一次收获后的薄荷花出苗后到封垄前,应松土2--3次,结合除草,可疏松土壤,破除板结,提高地温,有利于壮根和幼苗生长。

摘心:摘心可以促进植株分杈,提高产量,提高叶面积系数。一般以摘掉顶端两对幼叶为宜,摘心宜选在晴天进行,摘心后伤口可迅速愈合,防止病菌侵染。摘心后应立即施一次肥,促使分枝充分生长。摘心时间应依密度而定。定植较稀的,应早摘心,以促进侧枝早发;定植较密的可适当晚摘心。

刨根:第1次薄荷花采收后,用锋利的锄头、斜刀等工具,把地面残留的老梗、杂草等刨掉,并依据根系的深浅,确定刨根的深度。刨根可起松土、除草、保墒及调节密度的作用。

覆盖:第一茬薄荷花收割后,此时气温高,光照强,蒸发量大,为了确保第二茬薄荷花的出苗、全苗,应进行覆盖,覆盖可保墒防旱,可防大雨拍实土表,影响根系生长。此外,盐碱土覆盖可防止返盐。

覆盖物可就地取材,如乱稻草、麦秸、玉米秸等。覆盖时应均匀一致,否则厚的地方因透气不良难以出苗,薄的地方起不到遮阴保墒的作用,也难以出苗。出苗后应及时除去覆盖物,否则薄荷花易徒长。

追肥:薄荷花生长期长,需肥量较大,除施足基肥外,还应追肥2--3次。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kg。追肥的用量因土壤而异,肥力中上等的一般采取先控后促的施肥方法,即3--4月轻施苗肥与分枝肥,防止前期生长过旺,使后期造成落叶与倒伏。

到了6月中上旬重施一次肥,此后不再施肥。在薄荷花生长期间,依据苗木长势应进行叶面喷肥,一般喷施磷肥,钾肥,增产效果十分明显,能增产10%--15%,但喷施叶面肥应注意以下问题:

①叶面肥应严格控制其浓度范围,浓度过低无增产效果,浓度过高会发生烧苗现象。一般用1%的过磷酸钙加0.1%的氯化钾等比例混合,每667平方米喷施100kg。

②喷施叶面肥应选择阴天,或晴天的傍晚进行。薄荷花生长后期,需要大量的氮、磷、钾营养元素,尤其是氮肥,此时根已逐渐衰老,或由于其他因素,根系吸收能力减弱。也可用尿素进行根外追肥,因尿素是中性肥料,对薄荷花的叶子无灼伤,不会造成落叶而影响产量。

薄荷花的繁殖方式:在生产上主要用根茎繁殖,也可用秧苗繁殖。薄荷花主要用分株、扦插繁殖,4月上中旬将母株的匍匐茎分节切断,分别栽植。薄荷花也可挖取粗壮、色白的根状茎,截成6-10厘米长,植后覆土3厘米左右,约15-20天萌芽。

播种在春天或秋天进行,胡椒薄荷从发芽到开花需80-100天,发芽后初期生长较缓慢,2-3周后生长加快。为了维持良好的生长,最好能每年进行更新。生长期间需较多的氮肥,适当配合磷钾肥,同时需要大量的水分。有小地老虎危害,应及时防治。

薄荷大多为露地栽培,北方地区可以采用保护地栽培或露地与保护地栽培并举的方式。栽培季节依各地气候而定,一般在无霜冻的季节都可栽培。保护地栽培周年都可生产;北方地区露地可在4--10月份栽培。

根茎繁殖: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,从留种地挖起根茎,选色白、粗壮、节间短的,切成10cm的小段,随即栽入预先挖好的10cm的深沟内,行距25--30cm,株距15cm。栽后覆细土,耙平压实。

秧苗繁殖:选植株粗壮、生长一致、无病虫害的田块作留种地。秋季收割后,立即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。翌年4月上旬,当苗高15cm时拔秧移栽。移植地按行距20cm、株距15cm挖穴,每穴栽秧苗2株。栽后盖土压实,再浇以稀薄粪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