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乃馨,又名狮头石竹、麝香石竹、大花石竹、荷兰石竹。为石竹科、石竹属植物,分布于欧洲温带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、湖北等地,原产于地中海地区,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。

康乃馨包括许多变种与杂交种,在温室里几乎可以连续不断开花。1907年起,开始以粉红色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象征,故今常被作为献给母亲的花。

康乃馨(kang nai xin)作为花卉名称,是英文Carnation一词的音译词,它是一种大量种植的石竹科、石竹属多年生植物。通常开重瓣花,花色多样且鲜艳,气味芳香。康乃馨是最受欢迎的切花之一,代表了健康和美好。可供作插花、胸花等!

1907年,美国费城的贾维斯(Jarvis)曾以粉红色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象征。而在欧洲,康乃馨曾被用来治疗发烧,在伊利莎白时代亦曾被用为葡萄酒与麦酒的香料添加剂,以代替价钱较贵的丁香。另有多个国家以康乃馨为国花:摩洛哥、摩纳哥、捷克、洪都拉斯、土耳其、西班牙。

形态特征:常绿亚灌木,作多年生宿根花卉栽培。因花瓣具繸缘及香郁气味,而广受栽培(现代香石竹已少有香气)。一般分为花坛康乃馨与花店康乃馨两类;茎丛生,质坚硬,灰绿色,节膨大,高度约50㎝。

叶厚线形,对生。 茎叶与中国石竹相似而较粗壮,被有白粉。花大,具芳香,单生、2-3朵簇生或成聚伞花序;萼下有菱状卵形小苞片四枚,先端短尖,长约萼筒四分之一;

萼筒绿色,五裂;花瓣不规则,边缘有齿,单瓣或重瓣,有红色(代表着热爱、亲情)、粉色、黄色、白色等色,花期4月至9月,保护地栽培四季开花。

生长习性:喜阴凉干燥,阳光充足与通风良好的生态环境。耐寒性好,耐热性较差,最适生长温度14--21℃,温度超过27℃或低于14℃时,植株生长缓慢。宜栽植于富含腐殖质,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。喜肥!

原产地地中海沿岸,喜凉爽和阳光充足环境,不耐炎热、干燥和低温。宜栽植在富含腐殖质,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里,花期4月至9月,保护地栽培四季开花。

喜好强光是康乃馨的重要特性。无论室内越科、盆栽越夏还是温室促成栽培,都需要充足的光照,都应该放在直射光照射的向阳位置上。康乃馨是优异的切花品种,花色娇艳,有芳香,花期长,适用于各种插花需求,常与唐菖蒲、文竹、天门冬、蕨类组成优美的花束。

康乃馨的栽培技术

土壤:要求排水良好、腐殖质丰富,保肥性能良好而微呈碱性之粘质土壤。

浇水:康乃馨生长强健,较耐干旱。多雨过湿地区,土壤易板结,根系因通风不良而发育不正常,所以雨季要注意松土排水。除生长开花旺季要及时浇水外。平时可以少浇水,以维持土壤湿润为宜。空气湿润度以保持在75%左右为宜,花前适当喷水调湿,可防止花苞提前开裂。

施肥:康乃馨喜肥,在栽植前施以足量的烘肥及骨粉,生长期内还要不断追施液肥,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肥水,采花后施一次追肥。

其它:为促使康乃馨多枝多开花,需从幼苗期开始进行多次摘心:当幼苗长出8至9对叶片时,进行第一次摘心,保留4--6对叶片;待侧枝长出4对以上叶时,第二次摘心,每侧枝保留3--4对叶片。

最后使整个植株有12--15个侧枝为好。孕蕾时每侧枝只留顶端一个花蕾,顶部以下叶腋萌发的小花蕾和侧枝要及时全部摘除。第一次开花后及时剪去花梗,每枝只留基部两个芽。经过这样反复摘心,能使株形优美,花繁色艳。

盆栽种植:喜空气干燥、通风良好、日照充足的环境,忌高温多湿,最适生长气温为19~21℃。栽培土壤要求保肥、通气、排水良好,富含腐殖质。盆栽康乃馨,应选内径较大的高筒盆,盆底先施足含钾、钙、氮、磷的基肥。移植后,晴天每天浇水一次,保持盆土潮润。因为康乃馨既怕水涝,也不耐干旱。

生长期间每隔半个月交替施1次稀尿素水、麦秸杆烧的灰或酱渣肥料。值得注意的是:康乃馨不宜施浓肥。每天保证光照6-8小时。盛夏时,康乃馨正处于半休眠状态,这时应注意避免烈日曝晒。盆土忌积水,否则易烂根。为促其分枝,在株高15-20厘米时去顶。

一般保留下部侧芽6-7个,以后再进行一次摘心,最后使植株有12-14个侧枝。孕蕾时每枝只留顶端一个蕾,要把下部腋生侧蕾和侧芽全部摘去。第二次摘去必须在8月中旬以前进行。经过上述处理后,可使康乃馨株形优美、花繁色艳。一般移栽后,如水肥合适,温度适宜,光照充足,在3个月内即可开花。

杂色原因:康乃馨杂色花常因单色花质地颜色的不同,有白色、黄色、浅绿色、浅红色等5-6种杂色花类型,且其花瓣的斑纹都不相同,叶部出现斑驳或轻微花叶等症状。属系统侵染,汁液接种传毒。康乃馨杂色花虽由病毒引起,但杂色花很受群众欢迎,价格也比普通香石竹高1-2倍。

病害学名:Carnation mottle virus ,CaMV病毒粒子球形,大小28nm,球状病毒粒子一般不易观察到,但CaVMV则很易看到:病毒粒子线状,大小700-800×12(nm)。

防治方法:(1)防治康乃馨杂色花主要是预防,最有效的措施是培育抗病品种,种植无毒种苗,切断传播途径,消灭侵染毒源,如一一做到,可以减轻危害达到防治目的。

生产上多用营养器官的扦插方式或组织培养进行繁殖,但这些繁殖材料必须采自健株,或进行茎尖培养获得无毒种苗,经此培养的植株,不仅无病症出现,而且生长良好,从而达到防治目的。

对于经汁液传播的病毒,可用3%的磷酸三钠溶液洗手,然后再行操作。对蚜虫传播的病毒可进行防虫治病。热处理受害株将染病株控制在30℃5天,使植株逐渐适应,后把温度提高到38℃,2个月,可使植株体内病毒量减少。必要时喷洒3.85%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、7.5%克毒灵水剂1000倍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