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生风铃草,植株高20-40厘米。基生叶圆心形,叶片上部较窄成圆卵形;花朵单生,有较长的花梗;花萼裂片钻形;花冠宽钟状,白色,蓝色,粉红色或紫色。花期3-8月。生于草地、林地和山地中。产喀尔巴阡山地区至东欧。

丛生风铃草的形态特征:多年生草本。根胡萝卜状。植株高20-40厘米。基生叶圆心形,具长柄,叶片上部较窄成圆卵形,边缘疏生圆齿;上部茎生叶无柄而多少抱茎,条状披针形,全缘;花朵单生,有较长的花梗;花萼裂片钻形;花冠宽钟状,白色,蓝色,粉红色或紫色。花期3-8月。

丛生风铃草的生态习性:生于草地、林地和山地中。喜生长在阳光充足、排水良好但土壤潮湿的环境,具有极度耐寒的优良品质,能耐-20-2°C低温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含丰富腐殖质、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为好。基质pH值在5.5~6.2之间为宜。

丛生风铃草的病害防治

锈病:主要危害风铃草的叶片、茎部和芽。叶片发病呈黄绿色的疱状水斑,后逐渐扩大,疱状斑破裂后露出红褐色夏孢堆,病斑周围的叶组织变为淡黄色,茎部和芽处的症状与叶部相似。受害植株生长衰弱,严重时叶子焦枯。发病初期可用25% 的粉锈宁400~600倍液防治。

白粉病:真菌性病害,常危害叶片,也危害枝条、花柄、花蕾、花芽及嫩梢等。表面常出现一层白色粉状霉层,后期白粉状霉层变为灰色,受害植株矮小,嫩叶扭曲、畸形、枯萎,叶片不开展、变小,枝条畸形等,严重时植株死亡。

防治方法为结合修剪,剪除病残枝并集中烧毁。加强栽培管理,增施磷、钾肥并控制氮肥的施用量,提高植株的抗病性。选用抗病品种,发病初期或在未发病时进行预防。

喷施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,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2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0~600倍液,每周喷一次,连续2~3次,交替使用,对白粉病有特效。

叶斑病:初期在叶片上呈水浸状坏死斑,后迅速变深褐色,病斑上长有明、暗相问的同心轮纹,外围有黄色晕圈。发病初期及时剪去病斑或病叶,并集中烧毁。发病初期喷洒14%络氨铜水剂350~500倍液,每隔7~10天一次,连续防治2~3次。

蚜虫:通常集中在嫩芽、嫩叶、嫩枝上刺吸汁液,造成植株受害部位萎缩变形。蚜虫还分泌蜜露污染植株,并诱发煤烟病等病害。可用万灵600~800倍液或25%鱼藤精乳油稀释800倍液喷杀,也可用40% 速扑杀乳油800~1000倍液喷杀。

速扑杀是一种广谱性的有机磷杀介杀虫剂,具有触杀、胃毒和强渗透作用,能渗入植物组织内,对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。每周喷一次,连续2~3次,对介壳虫及蚜虫有特效。

红蜘蛛:多在叶背刺吸叶汁,常造成叶片变色甚至卷曲。可用40%三氯杀螨醇兑水1000倍液喷杀。

蓟马:以成虫或若虫寄生植物上取食幼芽、嫩叶、花和幼果。被害植株生长缓慢,嫩叶被取食后卷曲,芽梢和花受害则凋萎。发病初期可用25% 鱼藤精乳油或40%乐果800~1000倍液,或高效蓟蚜清或蓟马灵800~1000倍液进行防治。每周一次,连续3~4次,交替使用,效果显著。

丛生风铃草的文化背景:大自然在植物界为人类创造了众多如风铃般的花卉,其中在形神方面最贴切的是桔梗科风铃草属的植物。这个家族大多数的花朵都犹如风铃,并由此得名;

它们的拉丁属名与英语的通俗名Bellflower,均用“铃铛”一词来表达。在英国,人们认为风铃草的花朵像天主教坎特伯雷寺院朝圣者手摇的铜铃,因此又把它称为“坎特伯雷之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