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碎补(学名: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.)是骨碎补科,骨碎补属附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可达40厘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鳞片阔披针形或披针形,叶远生,叶柄深禾秆色或带棕色,叶片五角形,四回羽裂;

羽片对生或近对生,有短柄,斜展,裂片椭圆形,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,囊群盖管状,先端截形,褐色,厚膜质。分布于中国辽宁、山东、江苏及台湾。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,海拔500-700米。朝鲜南部及日本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产地:日本。该种根状茎药用,有坚骨、补肾之效。

形态特征:附生植物,植株高15-40厘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粗4-5毫米,密被蓬松的灰棕色鳞片;鳞片阔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达8毫米,先端长渐尖,边缘有睫毛,中部色较深,边缘色较浅。

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,每裂片有1枚;囊群盖管状,长约1毫米,约为宽的1.5倍,先端截形,不达到钝齿的弯缺处,外侧有一尖角,褐色,厚膜质。叶脉可见,叉状分枝,每钝齿有小脉1条,几达叶边。叶坚草质,干后棕褐色至褐绿色。

生长习性:骨碎补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,海拔500-700米。分布于中国辽宁(大连)、山东(崂山、昆箭山、牟平、招远、威海)、江苏(海州)及台湾。朝鲜南部及日本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产地:日本。

骨碎补的繁殖方式

分株繁殖:骨碎补植物有肉质、密被鳞片的根状茎。将骨碎补根茎切成(10±2)厘米的小段,每段保留3-5个芽点,3-5片孢子叶,然后固定在树上或山石上,覆盖少量苔藓,加强喷水管理。

约2个月有新的营养叶和根状茎生成。分株法对骨碎补资源保护有一定的意义,但需就近采挖,原根系尽可能完整,最好在原生境状态下种植,而且繁殖系数低,不便于运输。

孢子繁殖:孢子繁殖是扩大繁殖的有效途径之一,骨碎补属植物孢子囊群着生于叶脉交叉处,圆形,不具囊群盖,自然状况下,其孢子萌发率低,配子体发育、性器官发育、受精和孢子体生长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,使得骨碎补的自然繁殖困难。

孢子繁殖步骤:火渣土灭菌,用pH7.0-7.5的冷开水浸透,制成火渣土盆土,采集当年孢子囊,置于纸袋内,风干,制孢子囊悬浊液,悬浊液喷洒到火渣土盆土表面,光照培养形成配子体,配子体经移栽育苗,受精后形成孢子体,然后再移栽在树上或山石上。

骨碎补的栽培技术

湿度:骨碎补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,尤其在幼苗期。生长期每天需浇水和叶面喷水,以保持湿度。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,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,地上部分喷雾。若缺水不严重,几小时后即可恢复;

若24小时内仍未恢复,需将地上萎叶全部剪去,可能会重新萌发新叶。若地上部分先黄化后凋萎,这可能是浇水太多引起的,必需将整株拔出,修剪腐根,重新栽植。

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,特别是叶片分裂细的品种。晚间浇水,水滴滞留在叶隙间,蒸发慢,易引起腐叶。最忌闷热,在夏季需多通风。通风时要注意水分供给,使环境中空气新鲜且不干燥。幼苗期应避免“穿堂风”。

施肥:骨碎补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、疏松透水,以微酸性最为适宜。基质一般以泥炭土、腐叶土、珍珠岩或粗沙按2:1:1配制,或腐熟的堆肥、粗沙或珍珠岩按1:1配制。根系柔弱,不易施重肥。栽植时,基质中可加入基肥。

生长期内可追施液肥,浓度不超过1%,直接撒施,最多每周一次。充足的氮会使植物生长旺盛,不足使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并逐渐变黄,叶片细小;过量氮易使植株徒长并降低抗性。

磷对的根系生长很重要,缺少会使植株矮小,叶子深绿,根系不发达,可对叶面喷磷酸二氢钾、过磷酸钙等补充磷。钾可增强光合作用,促进叶绿素形成,缺乏则老叶出斑点,并逐渐枯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