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叶芋,多年生草本。具块茎,株高15-40厘米,具块茎,扁球形,有膜质鳞叶。叶基生,叶片质状着生,箭头状卵形、卵状三角形至圆卵形。不仅叶片硕大,而且叶色鲜亮,观赏价值高。为新近流行的室内观叶植物。

形态特征:花叶芋基生叶盾状箭形或心形,色泽美丽,变种极多。花叶芋的叶柄光滑,长15-25厘米,为叶片长的3-7倍;叶片表面满布各色透明或不透明斑点,背面粉绿色,戟状卵形至卵状三角形,先端骤狭具凸尖。

后裂片长约为前裂片的1/2,长圆状卵形,钝,1/3-11/5联合,弯缺深、尖或钝,前裂片I级侧脉下部的几水平伸出,上部的2对上升,集合脉与边缘稍远离,后裂片基脉相交成60度角。

花叶芋的花序柄短于叶柄,长10-13厘米(河口标本)。佛焰苞管部卵圆形,长3厘米,外面绿色,内面绿白色、基部常青紫色;檐部长约5厘米,凸尖,白色。肉穗花序:雌花序几与雄花序相等,长约1.5厘米,雄花序纺锤形,长3厘米,中部粗7毫米,向两头渐狭。花叶芋的花期4月。

生长习性:花叶芋,喜高温、多湿和半阴环境,不耐寒。生长期6~10月,适温为21~27℃;10月至翌年6月为块茎休眠期,适温18~24℃。生长期低于18℃,叶片生长不挺拔,新叶萌发较困难。

气温高于30℃新叶萌发快,叶片柔薄,观叶期缩短。块茎休眠期如室温低于15℃,块茎极易腐烂。土壤要求肥沃、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。土壤过湿或干旱对花叶芋叶片生长不利,块茎湿度过大容易腐烂。

花叶芋的栽培技术: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。一般采用普通园土加腐叶土及适量的河沙混合并加一些基肥,如堆肥、骨粉、油粕等。无土栽培一般采用1份蛭石与1份珍珠岩混合,配以浓度为0.2%的营养液,氮磷钾比例为3∶2∶1。

肥料彩叶芋生长期为4~10月。每半个月施用一次稀薄肥水,如豆饼、腐熟酱渣浸泡液,也可施用少量复合肥,施肥后要立即浇水、喷水,否则肥料容易烧伤根系和叶片。立秋后要停止施肥。

光照彩叶芋喜散射光,忌强光直射,要求光照强度较其它耐荫植物要强些。当叶子逐渐长大时,可移至温暖、半阴处培养,但切忌阳光直射,经常给叶面上喷水,以保持湿润,可使叶子观赏期延长。

温度和湿度栽培时为了发芽整齐,首先要为块茎催芽,并将块茎放在铺有基质的苗床或大口径花盆里,给水保温,发根后上盆,覆土2cm厚。初期不要给水太多,发根后逐渐增加给水量。保持温度25℃,4~5周后出叶。

生长期若温度低于18℃,叶片生长不挺拔,新叶萌发较困难。气温如果高于30℃,新叶萌发快,叶片变薄,观叶期缩短。6~10月为展叶观赏期,盛夏季节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。除早晚浇水外,还要给叶面、地面及周围环境喷雾1~2次。入秋后叶子逐渐枯萎,进入休眠期控制用水,使土壤干燥。

冬季养护彩叶芋生长期6~10月,实际上自9月份起,叶片即开始泛黄,逐渐萎蔫下垂,此时即应控水,待叶片全部枯萎,剪去地上部分,扣盆取出块茎,抖掉泥土,在室内光照较好的通风干燥处晾晒数日,储藏于经过消毒的蛭石或干沙中。室温保持在13℃~16℃。在储藏过程中,注意不要损伤块茎,以免造成块茎腐烂。

应用形式彩叶芋作为时下流行的观叶植物,作室内盆栽,可配置案头、窗台。用白色塑料套盆或白瓷套盆则更显高雅。也可作为插花配叶,水养期约10天。在热带地区可室外栽培观赏,点缀花坛、花境。

花叶芋在室内栽培要掌握下面几点:土壤要肥沃疏松,并经常保持湿润。每隔2-3星期施薄肥一次。盆土最好用2份土壤、2份腐叶土、1份腐熟的有机肥、1份细沙或砻糠灰混合而成。

春天当气温在15℃以上时,将花叶芋的块茎埋于装有湿沙土或蛭石的盆中,深2.5厘米,灌水,盆面罩上塑料薄膜以保持湿度,每天掀开一次以利通风换气,防止长霉。当叶子萌生后,将幼株移入装有培养土的盆中。

抑制生殖生长,摘除花蕾。因花叶芋以观叶为主,所以为防养料消耗,要及时摘除花蕾。休眠期养护:入秋后,叶子逐渐枯萎,进入休眠期,节制浇水,使土壤干燥,剪去地上部分,将块根上泥土抖去,并涂以多菌灵,贮藏于干的蛭石或沙中。室温维持在13-16℃,贮藏4-5个月后,于春天将其重新培植。

花叶芋的病害防治:花叶芋在块茎贮藏期会发生干腐病,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或喷洒防治。生长期易发生叶斑病等,可用80%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防治。

花叶芋的作用用途

景观用途:花叶芋是生性喜阴的地被植物,可用于耐荫观赏植物。由于花叶芋喜高温,在气候温暖地区,也可在室外栽培观赏,但在冬季寒冷地区,只能在夏季应用在园林中。花叶芋的叶常常嵌有彩色斑点,或彩色叶脉,是观叶为主的地被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