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胆为龙胆(GentianascabraBge.)、龙胆或三花龙(GentianatrifloraPall.)的根及根茎。龙胆为龙胆科植物及中药材龙胆的统称。植物龙胆在中国大陆、俄罗斯、日本、朝鲜等均有分布,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,700米的地区。中国有龙胆属240多种,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。

北京周边只有少数几种,与杜鹃、报春合称为世界三大高山花卉。龙胆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,其根和根茎入药具有清热燥湿、泻肝、定惊之功效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性味苦,涩,大寒,无毒。主治骨间寒热、惊病邪气,继绝伤,定五脏,杀虫毒。” 

形态特征:龙胆的花多数,簇生枝顶和叶腋;无花梗;每朵花下具2个苞片,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与花萼近等长,长2-2.5厘米;花萼筒倒锥状筒形或宽筒形,长10-12毫米,裂片常外反或开展,不整齐,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8-10毫米,先端急尖,边缘粗糙,中脉在背面突起,弯缺截形;

花冠蓝紫色,有时具多数黄绿色斑点,筒状钟形,长4-5厘米,裂片卵形或卵圆形,长7-9毫米,先端有尾尖,全缘,褶偏斜,狭三角形,长3-4毫米,先端急尖或2浅裂;雄蕊着生冠筒中部,整齐,花丝钻形。

长9-12毫米,花药狭矩圆形,长3.5-4.5毫米;子房狭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1.2-1.4厘米,两端渐狭或基部钝,柄粗,长0.9-1.1厘米,花柱短连柱头长3-4毫米,柱头2裂,裂片矩圆形。龙胆的花果期5-11月。

生长习性:龙胆喜温凉湿润气候、酸性土壤,在横断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林间草地、草甸、流石滩等处,生长最为普遍。

龙胆的栽培技术

选地整地:选择轻黏土、腐质土为好,不易高燥和阳光直射强烈的地区栽培。地整好后,翻耕,施农家肥,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,隔绝病虫害。

种子繁殖:龙胆种子细小,千粒重约24毫克,萌发要求较高的温湿环境和光照条件。25℃左右7天开始萌发,幼苗期生长缓慢,喜弱光,忌强光。生产上种子繁殖保苗有一定的难度。一定要精耕细作,新高脂膜拌种,提高种子发芽率,加强苗期管理,保持苗床湿润,用苇帘遮光。

分根繁殖:秋季挖出地下根及根茎部分,注意不要损伤冬芽,将根茎切成三节以上段,连同须根埋入土里,覆土,保持土壤湿润,第二年即可长成新株,喷施新高脂膜保护禾苗茁壮成长。

扦插繁殖:花芽分化前剪取成年植株枝条,每三节为插穗,剪除下部叶片,插于事先准备好的扦插苗床上,立即浇水,土温18~28℃约3周可生根,成活率和达80%左右。

田间管理:龙胆幼苗生长缓慢,生长年限长。苗期应及时除草,春季干旱时应灌水,雨季注意排水。花期合理追肥,在花蕾期喷施药材根大灵,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(营养)向根系输送,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,使根茎快速膨大,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。如不留种,8月花蕾形成时应摘蕾,以增加根的产量。植株枯萎后清除残茎,再在畦面上盖3~5厘米粪土,以保护越冬芽安全过冬。

注意事项:扦插繁殖在龙胆的花芽分化前剪取成年植株枝条,每三节为插穗,剪除下部叶片,用新高脂膜母液直接涂抹枝条,可防夹口虫,抑制津液损耗,防病菌侵入,提高成活率。龙胆幼苗生长缓慢,生长年限长。苗期应及时除草,春季干旱时应灌水,雨季注意排水。

花期追肥,如不留种,花蕾形成时应摘蕾,并喷施药材根大灵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(营养)向根系输送,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,使根茎快速膨大,药用含量大大提高,增加根的产量。植株枯萎后清除残茎,再在畦面上盖粪土,以保护越冬芽安全过冬。龙胆常见病害有褐斑病、斑枯病、花蕾蝇等可用常规方法防治,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。

龙胆的病害防治:龙胆草主要病害为斑枯病,同时也有白绢病发生,均在7一8月份造成危害,对产量影响较大,故应及时进行防治,其主要防治措施:一是入冬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;二是移栽前用.03环高锰酸钾对苗床进行杀菌,以防秧苗带菌;

三是发病时可用70肠甲基托布津60倍液喷施,每隔7~15天喷1次,连续喷施5次左右,可减轻病害。应用“农抗12。”、“多菌灵”、百菌清”等进行防治也有较好的效果。发生白绢病时,要及时拔出病株,并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撤于病区,可防止蔓延。蚯蚓、蚂蚁、缕姑等均能为害龙胆草,可用药物杀灭。甲胺磷、乐果等均可应用,防治效果较好。

龙胆的园林用途:龙胆科植物中有观赏价值的有华丽龙胆、流苏龙胆、兰玉簪龙胆、叶萼龙胆、大花龙胆、宽花龙胆等。龙胆以其绚丽多姿的花形花色,赢得了人们的钟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