鸳鸯茉莉属茄科鸳鸯茉莉属常绿矮灌木,是华北夏季露天摆放和冬季室内布置的优良盆栽花卉。鸳鸯茉莉高50至100厘米,单叶互生,花大多单生,少有数朵聚生的。花冠呈高脚碟状,有浅裂,花期4月至10月,单花开放5天左右。

花朵初开为蓝紫色,渐变为雪青色,最后变为白色,由于花开有先后,在同株上能同时见到蓝紫色和白色的花,故又叫双色茉莉,其英文名之意为“昨天、今天、明天”,这形象地描绘出其花色的特殊变化。

鸳鸯茉莉,高50厘米至100厘米,单叶互生,花大多单生,少有数朵聚生的,花冠呈高脚碟状,有浅裂,花期4月至10月,单花开放5天左右,初开为蓝紫色,渐变为雪青色,最后变为白色,由于花开有先后,在同株上能同时见到蓝紫色和白色的花,故又叫双色茉莉。

形态特征:花单朵或数朵簇生,有时数朵组成聚伞花序。花冠成高脚碟状,有浅裂。花冠直径4cm~5cm,花萼呈简状,雄蕊和雌蕊座落在花冠中心的小孔上。花单生或2~3朵簇生于叶腋。

高脚碟状花,花冠五裂,花瓣锯齿明显。花初含苞待放时为蘑菇状、深紫色,初开时蓝紫色,以后渐成淡雪青色,最后变成白色,单花可开放3至5天。花香浓郁,香味也不同于普通的茉莉花香。

鸳鸯茉莉为多年生常绿灌木。植株高70~150厘米,多分枝,茎深褐色,周皮纵裂。叶互生,长披针形,长5~7厘米,宽1.7~2.5厘米,纸质,腹面绿色,背面黄绿色,叶缘略波皱。花单生或2~3朵簇生于叶腋,高脚碟状花,花冠五裂,初开时蓝色,后转为白色;芳香。花期5—6月、10—11月。

生长习性:鸳鸯茉莉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热带,性喜温暖、湿润、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。其耐寒性不强,生长适温18—30℃,不宜低于10℃;喜半阴、通风的环境,室内栽培至少要有4小时的光照。

在充足的日照条件下开花繁茂;耐半荫,耐干旱,不耐涝,不耐瘠薄。在华东、华北地区作温室盆栽,要求基质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,夏季经常补充矾肥水,才能使叶色浓绿光亮,枝茂花繁。

鸳鸯茉莉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。其性喜高温、湿润、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,喜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,耐半荫,耐干旱,耐瘠薄,忌涝,畏寒冷。生长适温为18~30℃。

鸳鸯茉莉的病害防治:鸳鸯莱莉虫害主要有粉虱、叶蝉、介壳虫、红蜘蛛等,病害偶有叶斑病、白粉病。一般用40%氧化乐果乳油、蓟蚜净1000倍液等喷施可起到防止虫害的发生;用65%的代森锌、50%的多菌灵、75%的百菌清、70%甲基托布津500~800倍液喷施可起到防止病害的作用。

鸳鸯茉莉黄叶的原因及处理

水黄:由于长期浇水引起的叶黄,表现在嫩叶阳黄无光泽,老叶则无明显变化,根细小黄绿,新梢萎缩不长,应节制浇水,重者可脱盆,放荫凉处晒干土后再重新上盆。

旱黄:由于缺水或浇水偏少而引起叶片发黄。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,但新叶一般生长正常。应适当加大浇水量和浇水次数。

肥黄:由于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,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,老叶尖干焦枯黄脱落,一般叶面虽然肥厚有光泽,但大都凹凸不平。应停止浇肥或用清水淋洗肥份。

缺肥黄:盆花长期只浇水不浇肥,或多年不换盆,根须结成一团,植株得不到肥分,使叶发黄,除及时换盆外,平时应薄肥勤施。

灼黄:喜阴湿的盆花和观叶植物,如吊兰、万年青、一叶兰、玉簪竹芋等,如经强烈阳光直射,叶片常出现黄尖,应放阴处。

碱黄:喜酸性土的花卉,如杜鹃桅子山茶、桂花白兰等,如盆土或水质偏碱,常引起叶片由绿转黄,甚至脱落,除用酸性营养土载培,可使用矾肥水或0.2%~0.5%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施,既可使叶子由黄变青。

湿热黄:一些不耐高温,高湿的花卉,因夏季炎热,通风暴不良,避阴不当而引起的发黄。如倒挂金钟、杜鹃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有此现象,要注意通风和降温,而盆土不能过温。

白化黄:花卉常期光照不足,叶片中的叶绿素减少,使叶片绿色渐渐消失,呈现出白化病,可将植株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,使叶片慢慢变青。在寒冷的冬季,如室内温度低。

有些怕冷的花卉,如白兰、广东万年青、一品红叶子也会变黄,脱落。此外,受病虫危害的花卉也能引起黄叶而脱落。如植株下部有少数叶片变黄脱落,那属正常。

鸳鸯茉莉的作用用途

观赏价值:鸳鸯茉莉花色艳丽且具芳香,适宜在园林绿地中种植,也可置于盆栽观赏。鸳鸯茉莉观赏性强、易栽养、易繁殖。鸳鸯茉莉由于不同的开花期,呈现出一树两色花,同时具有茉莉的香味,因而成为重要的盆栽观赏花卉。

鸳鸯茉莉叶色翠绿,花色紫、蓝、白相间,芳香而浓烈,人们常用其来装饰美化庭院、阳台、窗台、走廊等处,清雅宜人。鸳鸯茉莉属茄科鸳鸯茉莉属常绿矮灌木,是华北夏季露天摆放和冬季室内布置的优良盆栽花卉。

药用价值:小小的茉莉花香气十足,而且药用价值极大。晒干加工后不仅可以制成茉莉花茶,而且可以提取茉莉油-一种制造香精的原料。茉莉花、叶、根都可以作为药材来使用。

花的价值最高。茉莉花性寒、味香淡、消胀气,味辛、甘,性温,有理气止痛、温中和胃、消肿解毒、强化免疫系统的功效,并对痢疾、腹痛、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。